本文目录一览:
手机中了木马病毒,个人信息和银行卡里的钱会被盗吗
手机中了木马病毒,没有绑定手机的银行卡不会被盗。
若怀疑手机中存在木马或者病毒程序,请尝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清除:
操作工具:华为荣耀手机
1.安装一款安全软件(例如:手机管家等)。
2.手机管家为例,打开手机管家。
3.点击主界面上的一键体检即可自动检测手机中存在的病毒,点击一键清除即可删除。
4.若提示无法删除请尝试获取ROOT权限后进行尝试。
5都无法进行解决请尝试到手机品牌官网下载刷机包和工具对手机进行完整恢复,若无法自行处理请送到手机品牌官方售后进行维修。
拓展资料
手机病毒可利用发送短信、彩信,电子邮件,浏览网站,下载铃声,蓝牙等方式进行传播,会导致用户手机死机、关机、个人资料被删、向外发送垃圾邮件泄露个人信息、自动拨打电话、发短(彩)信等进行恶意扣费,甚至会损毁SIM卡、芯片等硬件,导致使用者无法正常使用手机。
处理和预防办法:
1、安装杀毒软件:金山手机毒霸,root手机,给毒霸管理员权限。处理查出来的恶意软件,自主关闭一些隐私权限。
2、不要浏览危险网站。
3、选择手机自带背景。漂亮的背景图片与屏保固然让人赏心悦目,但图片中带有病毒就不爽了,所以用户最好使用手机自带的图片进行背景设置。
4、保证下载的安全性。现在网上有许多资源提供手机下载,然而很多病毒就隐藏在这些资源中,这就要求用户在使用手机下载各种资源的时候确保下载站点是否安全可靠,尽量避免去个人网站下载。
5、不要接受陌生请求。利用无线传送功能比如蓝牙、红外接收信息时,一定要选择安全可靠的传送对象,如果有陌生设备请求连接最好不要接受。因为前面说过,手机病毒会自动搜索无线范围内的设备进行病毒的传播。
木马病毒能盗银行卡里的钱吗
木马程序会盗取用户隐私,甚至会拦截银行验证码导致财产损失,若手机中存在木马或者病毒,请尝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清除:
请尝试安装一款安全软件(例如:手机管家等)。以手机管家为例,打开手机管家,点击主界面上的一键体检即可自动检测手机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处理建议,点击一键清除即可删除病毒程序。
都无法进行解决请尝试到手机品牌官网下载刷机包和工具对手机进行完整恢复,若无法自行处理请送到手机品牌官方售后进行维修。
如果手机中了木马病毒,是收不到短信吗,银行卡的钱会被盗吗
如果中了木马,理论也是会收到短信的,只不过是黑客也收到一样的,所以不要用手机绑定信用卡或者比较多钱的卡,否则就会被人知道你的底细,但是盗钱,这个可不一定的,因为就算它知道你账户号,密码(这个有待核验,毕竟各有说法),也是需要验证,除了短信那个验证,银行软件还是需要识别到真实认真的身份对应的手机号码,对应的手机发出的信号,连接对应的账户号,密码,验证短信,都一一对应,才能操作金钱,不要把银行的软件想得那么垃圾,谢谢!
但是不排除骗你去操作手机,懂吗?
木马病毒能不用密码盗取钱财吗?
银行 某宝这类型的软件想太多。。机制在那。
基本不可能。病毒肯定不行,因为它不会这么做。。。木马的话,肯定盗你密码。通过密码来操作 直接就想太多了
中木马病毒银行卡钱可能被盗吗
手机中了木马病毒,如果没有绑定手机的银行卡不会被盗,如果手机绑定了银行卡也不会被盗刷原因如下:
1.对方无法验证你的身份
2.对方不知道你的支付密码
3.如果钱财被盗,手机是可以收到提示短信的,此时你可以报警
最重要的是,如果手机中病毒了首先应该取消绑定了的银行卡
拓展资料:
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银行卡,如何防止钱财被盗刷。
1.养成安全用卡习惯
风险提示称,银行卡被盗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持卡人卡片被侧录、个人信息资料泄露或不当用卡。消费者要提高交易安全意识,通过正规渠道办卡用卡,不轻易将个人资料转交他人代办。坚决不向他人转借或出租自己的信用卡、储蓄卡,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产生不良后果。在刷卡时,不要让卡脱离视线范围,留意刷卡次数,使用后及时收回。对废旧或不再使用的银行卡,要及时办理销户,不随意丢弃。
2.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网络支付在给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生着一些风险。不法分子非法获取持卡人的网络交易身份识别信息、交易验证信息,就可能实现盗刷。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要保护金融账户的登录密码、取款密码和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安全,不向第三方提供。同时,注意辨识网络服务渠道的真实性,避免信息被不法分子通过“钓鱼”手段窃取,比如对陌生来电、短信和不明链接保持警惕,不下载非官方APP,不在不安全的网络界面或者网络环境中登记身份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
3.固定证据并及时报案
风险提示建议消费者开通余额变动提醒,及时掌握账户的交易信息。消费者如遭遇银行卡盗刷,应立即向发卡行告知交易异常,及时冻结账户或挂失以防止损失扩大,并立即报案。同时,可通过就近的ATM或POS机刷卡交易,以保存真卡所在地、交易行为地等证据材料,证明卡片在本人手中,盗刷消费非本人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