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黑客接单,接单网站,黑客入口

南斯拉夫f117黑客帝国(南斯拉夫黑客大战)

本文目录一览:

当年的F117怎么打下来的?

科索沃战争时期,南斯拉夫人是用老式米波雷达 发现的美制隐身 F-117 轰炸机,并用普通 SA3 导弹击落的。所以美国人花了巨资研制出来 的先进飞机就夭折了。

美机使用的隐身材料对米波雷达毫无作用, 而且漫散效果也很差。看来并非老的装备都没有用途。至于击落美军 F117 有没有解放军的功劳在里面就需要保密 了,有时候技术的优势是不需要太费力气的,稍微指点一下就点破了。

北约轰炸南斯拉夫战争时期, 美军 1 架 F117 黑鸟隐形战斗轰炸机坠毁, 当时原因不明, 美国曾悬赏调查原因,一时原因不明。 根据美军逃生的飞行员汇报,在爆炸前,没有接到任何被雷达锁定的报警,而且连红外 导弹接近报警都没有收到,究竟是什么武器击落了 F117 呢,当时的确是个谜团。因为美军排除了当地部署有南军大口径高射炮的可能,而当时被击中的高度也绝对不是小口径高射炮 弹可以抵达的高度, 如果是被战斗机击落, 当时北约预警机也未发现该空域有南军战斗机出 现,南斯拉夫战败投降后,一切真相大白,美国在推翻南斯拉夫执政集团后立即进入南斯拉夫调查此事,F117 竟是被 1 枚极其过时的 SA3 地对空导弹击落的!

SA3 是依靠无线电指令 制导的落后导弹,按理根本不对现代北约飞机构成威胁,更不可能被 SA3 在毫无警告的状 态下击中,SA3 导弹飞过来时即使是极其落后的警告系统都能立即捕获到它的制导波束, 当 发出导弹来袭警告。 但是,美军的 F117 却的确是被 SA3 击落的,从 F117 残骸中取出的弹片明白无误的显 示那就是 SA3 的弹片,在击落 F117 的现场附近还发现了 1 发 SA3 的弹体残骸,搞笑的是, 距离 F117 被命中地区最近的 SA3 导弹阵地也在 50 公里外,而 SA3 的最大对空射程才 30 公里,也就是说 F117 当时根本不在南军 SA3 阵地的射程内,而南军的 SA3 作战纪录,当 时也没有朝那个方向射击过什么目标,那么这枚 SA3 是哪来的? 经过双方对比了作战纪录后,这才搞明白这枚 SA3 的来历:原来在当天夜晚,除了 F117 以外还有美军的 F16 机群攻击,这批 SA3 正是抵抗 F16 空袭发射的。

然而由于北约飞机的 干扰,南军所发射的 SA3 全部偏航,无一击中目标,阵地还遭到了轰炸损失严重,F16 投 弹完毕后扬长而去,而发射出去的 SA3 在失去动力后不久相继自毁,南军防空阵地也开始 进行设备抢修。谁也不知道有 1 枚 SA3 并没有在规定时间自毁,这样就沿抛物线飞行到了 对空射程以外,成了 1 发地对地导弹。

凑巧的是,在这枚地对地导弹下落途中 F117 正好就飞到了 SA3 的下落弹道上,不知是 自毁系统此时迟发火正好动作,还是弹上近炸引信还在工作,这枚无动力下落的 SA3 在 1 架 F117 上方爆炸了,落下的弹片击中了这架 F117,其中一个弹片打穿了飞机发动机的油路 造成这架 F117 坠毁,所以美军飞行员没有得到导弹瞄准告警,飞机上探测导弹尾焰的红外 线告警装置也没有发现导弹接近飞机, 美军飞机莫名其妙就被打下来了。

南军当时也不知道 此事,是几个小时后有农民报告才知道有 F117 坠毁,所以美军才轻易救出了飞行员。 真相大白后美国将被击落的 F117 座舱罩,弹射椅,发动机残骸以及飞行员携带的物品 赠送给了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航空博物馆永久保存,并将美南联合调查组从 F117 机身内部 取出的部分 SA3 碎片留给了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航空博物馆,作为这次伟大巧合的纪念, 其余全部 F117 残骸以及部分弹片被美国回收保存,根本不存在被俄国或其他国家拿走的事情。

F117 被枚变成无控火箭的失控导弹击落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以想像的事情,在两次世界 大战期间的夜空,早就有太多太多的飞机,被毫无目标漫天乱射的炮火击落。

1999年,一架F117被南斯拉夫击落,它是怎么被击落的呢?

根据美军逃生的飞行员汇报,在爆炸前,没有接到任何被雷达锁定的报警,而且连红外导弹接近报警都没有收到,究竟是什么武器击落了F117呢,当时的确是个谜团,因为美军排除了当地部署有南军大口径高射炮的可能,而当时被击中的高度也绝对不是小口径高射炮弹可以抵达的高度,如果是被战斗机击落,当时北约预警机也未发现该空域有南军战斗机出现,所以美国在米氏被推翻后立即进入南斯拉夫调查此事,结果真相竟是被1枚极其过时的SA3地对空导弹击落的。

SA3 是依靠无线电指令制导的落后导弹,按理根本不对现代北约飞机构成威胁,更不可能被SA3在毫无警告的状态下击中,当SA3导弹飞过来时即使是极其落后的警告系统都能立即捕获到它的制导波束,发出导弹来袭警告,但美军的F117却的确是被SA3击落的,从F117残骸中取出的弹片明白无误的显示那就是SA3 的弹片,在击落F117的现场附近还发现了1发SA3的弹体残骸,搞笑的是,距离F117被命中地区最近的SA3导弹阵地也在50公里外,而SA3的最大对空射程才30公里,也就是说F117当时根本不在南军SA3阵地的射程内,而南军的SA3作战纪录,当时也没有朝那个方向射击过什么目标,那么这枚 SA3是哪来的?

经过双方对比了作战纪录后,这才真相大白,搞明白了这枚SA3的来历,原来在当天夜晚,除了 F117以外还有美军的F16机群攻击,这SA3正是抵抗F16空袭发射的,然而由于北约飞机的干扰,南军所发射的SA3全部偏航,无一击中目标,阵地还遭到了轰炸损失严重,F16投弹完毕后扬长而去,而发射出去的SA3在失去动力后不久相继自毁,南军防空阵地也开始进行设备抢修。

谁也不知道有1枚SA3 并没有在规定时间自毁,这样就沿抛物线飞行到了对空射程以外,成了1发地对地导弹,而凑巧的是,在这枚地对地导弹下落途中F117正好就飞到了SA3的下落弹道中,不知是自毁系统此时迟发火正好动作,还是弹上近炸引信还在工作,这枚无动力下落的SA3在1架F117上方爆炸了,落下的弹片击中了这架 F117,其中一个弹片打穿了飞机发动机的油路造成这架F117坠毁,所以美军飞行员没有得到导弹瞄准告警,飞机上探测导弹尾焰的红外线告警装置也没有发现导弹接近飞机,美军飞机莫名其妙就被打下来了。南军当时也不知道此事,是几个小时后有农民报告才知道有F117坠毁,所以美军才轻易救出了飞行员。

如何评价被南斯拉夫击毁的F117战机

首先需要知道的事情,在联合军轰炸南斯拉夫的时候击落美国空军F-117隐身轰炸机的极有可能是南斯拉夫的SA-3防空飞弹。

SA-3防空飞弹有各种不同的称呼,S-125,小羚羊等都是SA-3防空飞弹的称呼,SA-3防空飞弹在1961年出现,然后很快武装起苏联红军,SA-3防空飞弹在苏联早期防空飞弹中属于小型武器,发射重量约950千克,采用分层设计,最大飞行速度能够超越音速超越2.5马赫,SA-3防空飞弹当时的定位是中程中低空防空系统,作为S-75中程防空飞弹的高低搭配的低档配置。

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要地防空,从现在的眼光来审视SA-3防空飞弹毫无疑问能够得出Sa-3防空飞弹已经落伍于时代,飞行速度慢,机动能力差,容易受到电子干扰等弱点是它落伍于时代的强力证明。F-117隐身战机是美国第1代隐身战机,是多面全向隐身技术的结晶,在理论上能够将飞机外形做成许多个角度的平面,以实现对探测电探波的多方向反射,最终能够达到极大减少主方向上电子波的反射,降低电子反射面积。

但是不幸的是F-117的隐身能力存在弱点,然后被南斯拉夫的电探捕捉到,F-117的隐身涂料是第一代铁氧隐身涂料,该涂料具有吸收电子波频率狭窄的缺陷,只能对特定频率区间的电探波进行吸收,而F-117的隐身针对的是对厘米,分米波段,对于米波段反而不怎么管用。

在南斯拉夫的米波段电探通过米波频率发现F-117之后南斯拉夫的防空部队并没有急于出击,而是仔细观察F-117的航线,确认F-117的航线之后就使用防空飞弹进行伏击,最后成功的击落了F-117。

这次伏击战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除了南斯拉夫已经侦察到美国F-117轰炸机的动向之外再就是美国军队粗心大意,轻视对手,判断南斯拉夫已经无力回天,结果遭到这种当头棒喝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在北约轰炸前南斯拉夫的时候美国

的f117怎么被击落的

F117在科索沃战争中被击落恐怕已经是妇孺皆知的经典战例了,但是F117究竟是如何被击落的,坊间又有各种传说,靠谱的不靠谱的。。。有中国援助秘密武器的(然后作为报复,恼羞成怒的美帝炸了大使馆,于是自圆其说),有瞎猫碰见了死耗子的,(当时南联盟发射导弹是想攻击旁边的F16,结果却鬼使神差地撞上了无辜的F117),一时间F117成了公众之靶,时不时就要拉出来抽一顿鞭子,各种阴谋论,隐身机无用论,反雷达秘密武器,各种杀手锏,各种地摊杂志,热闹不已。

但是,F117究竟是如何被击落的呢?

其实早就已经有了权威公开的说法,只是你们不知道而已,所以今天,我来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科学的,客观的,当然也是经典的防空战例。

好了,先介绍一下故事的两个主角:F117夜鹰隐身攻击机,和SA-3中近程防空导弹

F117大家都知道了,是世界上第一款投入使用的隐身战机,属于第一代隐身战机,战功卓著,主要使命就是潜入敌军防空网,使用制导炸弹攻击敌军严密设防的高价值目标(比如指挥中心,通讯大楼等等),由于任务时间多在夜间,所以绰号夜鹰。格林纳达战争中夜鹰初次登场,战绩不错,随后1991年海湾战争F117大放异彩,F117整个战争期间出动1270余次,只占联军总出动架次的2.5%,却成功摧毁40%的伊拉克战略目标,这些战略目标大部分处于严密设防的首都巴格达,F117和战斧巡航导弹是当时唯一两种可以攻击巴格达的武器。而F117整场战争下来,毫发未损。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高效进攻武器,标志着隐身时代的到来。

F117标准证件照

SA-3,则是前苏联开发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的一种中近程野战防空导弹系统,作战半径约5~25公里,主要作为师团级野战防空使用,作战时,首先使用P-15或者P-18远程搜索雷达和PRV-11测高雷达获取目标的大致方位高度数据,然后将数据传回营指挥方舱,再由SNR-125制导雷达精确跟踪目标,最后发射导弹并引导导弹攻击目标。这是一种比较经典的苏制防空系统,几种雷达分工协同,但是到了90年代末,SA-3已经非常落后,射程短,抗干扰能力差,很难威胁高机动的战斗机目标。但是当时的前南防空部队的主力武器,就是SA-3和射程更短的SA-6防空导弹。如何用这些老旧装备对抗强敌,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SA-3,属于前苏联第二代防空导弹

1999年3月24日,战斧导弹一声响,科索沃战争拉开序幕,战争开始第一天,面对强大的北约空军,前南空军毫无悬念的迅速扑街,精锐米格29机队尽没,剩余机队被迫分散转移,把领空拱手相让。由于空军扑街,保卫国土领空的重担就全部落到了前南联盟防空部队的肩上了,其中就有我们的主角——第250防空旅。

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北约空军就展示出一手高超的打击地面防空火力的本领,就是“SEAD”压制敌军地面防空系统作战,还有“DEAD”摧毁敌军地面防空系统作战,这一套起源于越战,后来在北卡谷地由以色列空军完美演绎,最后到海湾战争中大放异彩,让萨达姆花巨资构建的现代化防空体系瞬间扑街。。。具体做法就是,战前频繁使用各种电子侦察机、电子战飞机和地面监听站试探、侦查对方雷达、通讯电磁频率,开战后立刻进行有针对性的凶狠电磁压制,同时战斧、F117等武器潜入纵深攻击大型雷达站、指挥通信中心等关键目标,极大削弱对方防空探测和指挥能力。之后SEAD机群打头,后面跟进攻击机群,旁边还有战术电子战飞机提供伴随电磁掩护,一旦地面防空雷达开机,SEAD“野鼬鼠”战机或者电子战飞机上的探测器即能识别并定位雷达波,随后野鼬鼠战机发射“哈姆”反辐射导弹,追踪雷达波攻击雷达天线,摧毁敌军雷达或者逼迫雷达关机转移,保证攻击机群安全。在摧毁雷达天线之后,后续的DEAD机群再俯冲下去使用集束炸弹或者激光制导炸弹攻击雷达阵地,彻底摧毁敌人防空部队。

反雷达神器——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和其载机F16CJ“野鼬鼠”战机

这几板斧轮下来,基本没人可以顶住,防空雷达和导弹发射车不是被摧毁,就是雷达关机被迫转进,无论在海湾战争还是科索沃战争中,美军的这套打法都十分犀利,有效地打击压制了敌军防空力量,使得空中力量可以肆无忌惮地把对方炸回石器时代。。。

当然,也不是没有漏网之鱼的,这取决于你怎么去做。。。

就像当年解放军防空部队守着三套SA-2导弹,无奈之下用导弹打起游击战,又像后来抗美援越时期使用雷达交替开机、突然关机、甩天线等等手段戏耍美帝百舌鸟导弹,对抗先进武器从来都是有办法的,坐以待毙与无关能力,只与态度有关。

前南联盟防空部队的态度就很端正,面对强敌他们没有鲁莽出击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吸取了前人的教训,250防空旅就总结了“2+20”的战术准则,也就是一部雷达车在同一地点,不许连续开机2次,每次开机时间不得超过20秒,关机之后立即转移,否则就会被美军电子战飞机定位,招来反辐射导弹的攻击。同时,防空部队始终在不停机动,一半占领阵地,另一半就必须机动。这是一种无奈的战术,一部防空雷达在一个地区总计开机时间还不到一分钟,防空成了一句空话,敌机依然是自由的,唯一能做的就是瞅准时机碰碰运气,看看能否在40秒内把敌机打下来,这种战术的确取得了一些偶尔的战果,但却无法扭转战场的态势。

毕竟敌我力量悬殊太大,苏联60年代的防空水平面对90年代北约现代空军的打击,完全不堪一击,也正因为如此,北约也开始麻痹大意了,也许认为前南防空力量太弱,所以北约战机开始有点肆无忌惮,把作战当成了旅游,由于科索沃和南联盟地区地形崎岖,可供进出战区的线路不多,所以北约战机进出航线显得固定单一,连时间规律也逐渐被前南防空部队掌握,这样一来,前南防空部队开始有针对性的在固定线路上打埋伏,而且专挑扔完炸弹正在返航的北约机群打,这时候北约飞行员精神放松,弹药油料也不多,这种目标是相对好打的,所以也给对手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就这么猫戏鼠的游戏持续到了27号,好戏要开场了。。。

前面说到了,由于轻敌,北约机群进出战场的路线和时间都是相对固定的,F117也不例外,经过几天的观察,前南防空部队已经基本掌握了F117的夜间活动规律(也就是19时左右吃过晚饭后,F117从意大利起飞,到晚上21时左右到达贝尔格莱德,攻击完成后即返航)。而且凑巧的是,接到潜伏在意大利基地的情报人员回报,27日当天天气不好,所以平常都会起飞进行电磁掩护开辟空中走廊的EA-6“徘徊者”电子战飞机和“野鼬鼠”战机当晚不会出动,所以F117今天晚上会在没有电磁掩护的情况下单独行动,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不出所料,当晚4架F117在晚上19:05分从意大利阿维亚诺空军基地起飞,直奔贝尔格莱德。

19点50分,前南250导弹旅的SA-3导弹营开启了P-18远程搜索雷达,P-18属于相当老旧的对空雷达,在VHF波段(也就是常说的长波雷达或者米波雷达),VHF波段的雷达体积大,功率和耗电量大,而且对空探测精度很差,无法准确提供目标位置,所以在90年代,VHF波段的防空雷达已经非常罕见,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P-18实在太落后了,以至于它的雷达频段都不在“哈姆”反辐射导弹导引头的探测范围内,甚至北约当时战机的雷达告警器对P18的雷达信号都做出反应。所以P-18雷达在战争初期是可以放心的开机(但随后北约开始针对性打击P-18,就玩不转了),虽然探测精度很差,但至少不会担心被北约定位攻击。

P-18远程搜索雷达,雷达屏幕上显示最大探测距离为180KM

而且更凑巧的是,F117这种第一代隐身战机,主要针对当时火控雷达和搜索雷达最常用的UHF波段(也就是厘米波)进行隐身设计和优化,对VHF这种米波雷达隐身效果并不是太好。所以比较容易暴露在P-18的雷达波下。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进入21世纪后,中俄等国纷纷重新开发新一代VHF波段对空雷达的原因,针对VHF精度差,仅能用来预警而不能直接用来锁定目标的问题,办法是在同一套系统中集成多种波段的雷达,作战时相互配合,目前这也是对抗隐身战机的一个基本办法。

到晚上20时40分,P-18屏幕上突然出现一个微弱的雷达信号,这就是82-0806号和其他3架F117“夜鹰”,此时发现距离在23公里,实际上,P-18远程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可以达到180公里,但是面对F117其发现距离依然被压缩到只有23公里,这还是对隐身机探测效果较好的米波雷达,可见隐身设计的确可以极大压缩对手的发现距离,具有极大的战术价值。

此时,前南防空部队的ANICIC中校和DANI上校正紧盯着屏幕上的目标一点一点向阵地接近,而F117对此浑然不觉,很快接近到了大约14公里,已经进入了SA-3防空导弹的有效射程了,此时DANI上校命令制导雷达开机,操作员紧张地操作天线对准目标,但是F117的雷达反射信号在屏幕上忽闪忽现,极不稳定,十几秒时间过去了,战术控制长依然没有截获目标,开机时间已经太长了,随时可能暴露目标,ANICIC中校果断命令制导雷达关机,过了一会儿,DANI上校再次下令制导雷达开机,捕捉到82-0806号F117,此时F117上的雷达告警器已经告警,飞行员已经意识到有人正在试图攻击它,于是开始机动摆脱,目标再次从雷达屏幕上消失,还没等操作员重新找回目标,开机时间再次接近20秒,ANICIC只能再次命令关掉雷达。。。

可以看出,即使P-18远程雷达成功发现了F117,但要实际攻击依然非常困难,F117的雷达反射信号是极不稳定的,在雷达屏幕上难以稳定截获,一旦F117意识到攻击的存在,用机动摆脱,雷达信号就很容易丢失。

此时已经开过两次机,按照战前定下的交战规则,同一个雷达不能在同一个地点连续开机两次,这时前南防空部队必须终止攻击了。但是DANI上校很明白,这一次攻击行动F117是孤身而来,没有电子战飞机掩护的,所以多开几次机也不担心会暴露,所以他果断下令,再次制导雷达开机!于是那架倒霉的82-0806号夜鹰再次出现在雷达屏幕上,这一次它再次拼命机动想摆脱攻击,但很不幸的是,作为第一代隐身战机,其机动性惨不忍睹,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摆脱雷达跟踪。这时,前南雷达操作员疯狂的操作雷达,终于紧紧咬住了目标,“跟踪稳定,目标继续接近,距离13千米”,DANI上校果断下令导弹发射,第一枚SA-3导弹呼啸而出,5秒之后,第二枚导弹跟随而去,两枚导弹一前一后直奔目标。

此时82-0806号夜鹰上,飞行员Zelko已经浑身大汗了,他是一名参加过海湾战争的老手,但是他却万万想不到这时座舱里会响起尖锐的导弹告警音。他使出浑身解数想要摆脱攻击却最终失败。他亲眼看到地面两枚腾空而起的导弹正朝自己呼啸而来,但F117机动性太差,他只能祈求上帝保佑了,第一枚导弹没有击中他,从他眼前掠过,没有爆炸,但导弹的气流让F117剧烈颠簸起来,几秒钟之后,第二枚导弹结结实实的击中了F117的腹部并爆炸,F117立即起火并失去控制,在空中翻转,巨大的亮光甚至连在波斯尼亚上空飞行的一架KC-135空中加油机机组成员都看到了。

前南防空导弹阵地上一片欢腾,他们竟然击落了一架从未被击落过的F117,这是一次教科书式的经典战列,实在太漂亮了,足以被写入所有国家军事院校的教科书!

F117被击落的残骸,目前被收藏在贝尔格莱德航空博物馆

于此同时,美国空军上尉Zelko正在座舱里挣扎,剧烈的过载让他难以动弹,他用上浑身力气,终于调整好姿态拉起了弹射拉锁,降落伞成功打开,他暂时活了下来,还在空中的时候,他就打开了身上的信号发射器,因为在空中,信号可以传播的更远,很快,那架在波斯尼亚上空目睹爆炸亮光的KC-135机组和他取得了联系,随后他的坐标被报到了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迅速组织起空中营救。Zelko最后在一片农田上着陆,并躲在了一条水沟里,当晚前南联盟军警和当地村民对附近区域进行了大搜捕,但没有发现Zelko。第二天清晨,Zelko被美军搜救队救走。

以上,就是F117在南联盟被击落的全部过程,没有秘密武器,也没有阴谋论,有的只是科学和战争双方的斗智斗勇,隐身机不是万能的,它可以被发现,也可以被击落,从来没有所谓“隐身神话”,但是隐身技术给防守一方造成的压力是空前的,极大的压缩发现距离,信号极难稳定截获,再加上电子战飞机掩护,如何对抗隐身战机,需要防御方不断探索总结,开发新的装备,用好老的装备。而对美国人来说,F117的击落并不意味着“隐身神话的终结”,反而我们看到即使面对第一代隐身机,前南防空部队依然困难重重,有了好的装备,并不代表着一劳永逸,相反,必须有相应的战术配合,更重要的是,在战场上永远不能心存侥幸,就是因为心存侥幸,F117在没有电子战飞机起飞掩护的情况下独自深入敌境,就是因为心存侥幸,才会以固定线路和时间进出战场,无数看似无关紧要的疏忽,最终造成F117被击落的事实,这个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对前南防空部队而言,他们面对强敌,依然顽强作战,利用手中落后的装备,发挥了武器最大的潜能,虽然最终输掉了战争,但他们仍然值得尊敬。

南斯拉夫为什么能够击落F117隐形战机

美国之所以是世界头号霸主,是与它的军事科技分不开的。F117就是美国高科技武器的代表作,这是世界上第一款隐形战斗机,是美国空军的骄傲。F117是从80年代开始就服役了的。虽然它的体积非常大,机长超过20米,宽度有13.2米,高度接近4米,但它能被雷达捕捉到的面积低于0.025平方米,换句话说就是对于当时的防空雷达来说,F117飞过来仅相当于一枚棒球大小,极难被雷达发现,隐身性能没的说。只是它唯有一个弱点,就是飞行速度较低,最大只有0.9倍音速。

F117之所以在空袭南联盟时如此猖狂,一是在于以上这些性能无可比拟,二是在于它在当时所有北约战机里面的战果独占鳌头。比如它的出动架次只占所有战机的2%,但有约40%的战略目标都是被它击中的。可以说有“F117一出,谁与争锋!”的自豪感。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万万没想到,让它在南联盟的折戟沉沙的却是一枚不起眼的前苏联制萨姆13地对空导弹,况且按说这种导弹已经一种极为落后,快要被淘汰掉了。这种导弹其它性能还好,但缺点很致命,作为导弹仅有2倍音速,而且攻击距离极短,最远只有15000米,15公里而已,最重要的还是它是指挥受令于一种老式雷达,这种雷达只有红外辐射寻的探测功能。而F117正好具备防红外雷达探测的性能。所以萨姆13导弹根本是无法寻找到F117的,但为什么还是被它击中了呢?

之前已经说过,北约部队装备最先进的武器容易轻敌,南联盟部队在面临常态化轰炸之后也基本掌握了北约的打击规律,特别是夜间活动规律,在结合相关情报信息后南联盟部队得知美军当天不会出动徘徊者电子战斗机作为掩护,当晚共出现4架F117在贝尔格莱德上空。

南联盟部队使用的是苏联制造的SA-3导弹,使用P-18远程搜索雷达,这是一种相当老旧的雷达,在VHF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米波雷达,正好因为这是一种非常老旧的雷达,北约部队在战争初期就已经适应了,反正你打不着我,所以也没有成为第一打击目标。该雷达最远探测距离为180公里,F117这种第一代隐身战机,主要针对当时火控雷达和搜索雷达最常用的UHF波段进行隐身设计和优化,对VHF这种米波雷达隐身效果并不是太好。所以比较容易暴露在P-18的雷达波下被击落。

  • 评论列表:
  •  听弧山柰
     发布于 2022-07-09 01:46:20  回复该评论
  • 对空导弹击落的。 SA3 是依靠无线电指令制导的落后导弹,按理根本不对现代北约飞机构成威胁,更不可能被SA3在毫无警告的状态下击中,当SA3导弹飞过来时即使是极其落后
  •  鹿岛嵶邸
     发布于 2022-07-08 22:21:26  回复该评论
  • 下。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进入21世纪后,中俄等国纷纷重新开发新一代VHF波段对空雷达的原因,针对VHF精度差,仅能用来预警而不能直接用来锁定目标的问题,办法是在同一套系统中集成多种波段的雷达,作战时相互配合,目前这也是对抗隐身战机的一个基本办法。 到晚上20时40分,

发表评论:

«    2024年8月    »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文章归档
标签列表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