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日本二战时期的“黑科技”97式迫击炮,实际性能怎么样?
在常规认知中,迫击炮的口径鲜有超过120毫米口径的,这种方便步兵运输的火力支援武器,一般在中近距离上通过高弹道弧线,发射曲射的尾翼弹对地方实现近乎垂直的打击。因为一般配合步兵小单位(如班和连)进行山地和堑壕作战,所以口径不会太大。而事实上,日本在二战期间却另辟蹊径,偏在迫击炮的口径上做的很大,通过重型火力来压制敌方。
日军的海军陆战队正在操控一门九七式迫击炮一直以来,日本陆军在步兵支援武器的设计和发展上师承欧洲的德国,更偏爱的是步兵炮而非迫击炮,所以像是上世纪20年代在日军军中服役的十一年式迫击炮,就极其笨重,看上去更像是一战的臼炮,步兵无法快速对其进行搬运和转移部署。另外,20世纪初的日军格局还停留在中国东北,平坦且视界良好的平原地形,步兵炮的作用远超过迫击炮,这也是日本陆军发展迫击炮落后当时世界其他军事强国的主要原因。
随着9•18事变爆发,日本从东北南下的野心日益膨胀,在与中方部队的一系列冲突中,日军认识到了迫击炮的重要性。因为如果未来要侵占中国,势必会在华北、华南乃至西部等丘陵、山地、城市乃至高原地区作战,这个时候的步兵炮就无法发挥射程优势。而反观此时的中国,当时各大军阀由于相互割据、同时面临帝国主义封锁,后勤往往跟不上,昂贵且制造复杂的炮兵极其稀缺,反倒是廉价易得、火力不俗且易于操控的迫击炮成为了主要的火力支援武器。
这种中国的迫击炮发展甚至超过日本的有趣局面,就导致了在中国战场上,虽然中国军队在训练体系和武器现代化的层面远逊于日本军队,但步兵中距离支援火力反而中国军队更强的诡异情况。 日本的确是一个非常善于吸取教训和学习的民族,在了解到前线经验后,昭和7年(1931年),日本立刻花费大价钱从法国引进“布朗德”81毫米炮的技术和生产授权,开始研发新式迫击炮。 但研发归研发,真正要到量产时,日本陆军内部就产生了争议,是将新的迫击炮作为现有的陆军步兵炮后继装备,还是将如今所有的步兵炮除役并全军更换迫击炮。
最后新式迫击炮方案获得通过,1937年7月20日陆密第92号陆军技术本部兵器研究方针中正式通过97式迫击炮。这款迫击炮事实上在最初被命名为“九七式曲射步兵炮”,会采用曲射步兵炮如此独特的名称是因为当时日本的迫击炮是属日本炮兵管辖(当时日本对迫击炮的概念仍停留在臼炮年代,因此迫击炮为重炮兵体系而非步兵支援武器),为了避免炮兵单位对于这款武装会有过多不必要的纠纷因此另外定名。
虽然97式射击速度快,烟雾少,但是由于口径大,所以精度达不到中型或者小型口径迫击炮的那种程度,且仅炮身就重达70千克,如果一个迫击炮小队配给100枚榴弹的话,整个97式迫击炮作战单位的总共负重就高达400千克,一般需要11个人配合才能勉强完成操作。
为了解决这一尴尬的局面,日本陆军只能开发轻量的九七式,改良后的九七式的确在太平洋的热带雨林中给美军带来不小的麻烦,前线官兵给予这款武器予以很高的评价。作为一款成功的武器,九七式迫击炮一共量产了2100门,一般被纳入步兵大队炮小队,编制达2-4门,一个甲级师团的步兵单位会至少配备24门九七式迫击炮。
拳皇97叫黑科技的是谁?
黑科技就是人工智能,,是电脑 ,也就是所谓的外,,挂。。
现在人工智能非常强大,国内顶级高手遇上顶级黑科技就像菜鸟,要赢一局都很难。
二战时期的“黑科技”97式迫击炮,它的威力到底多猛?
在二战时期,那是一个很残酷的时代,在那个战争时代给许许多多的国家都带来啦巨大的危害,在二战的时候,有一个黑科技那就是97式迫击炮啦,在那个时候能有这么大威力的武器可说是很无敌啦,那么97式迫击炮的威力到底有多大猛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97式迫击炮吧,九七式”迫击炮有一个极具名气的“诨名”——“小钢炮”。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的“小钢炮”非常出名。关于什么武器称之为“小钢炮”,有多种说法。有人称掷弹筒为“小钢炮”,也有人称‘‘九二式”步兵炮为“小钢炮”,但还是把迫击炮称之为“小钢炮”的居多,“小钢炮”因为其弹道弯曲、死界很小、射速快、威力大、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机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造价低廉而闻名。虽然他的身体短小但是杀伤力还是很大的。
我们来看一下他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吧。迫击炮涵盖了从50~600毫米这一广阔的区间。常见的迫击炮口径有60、82、100、120、160毫米等,还有二战德国“卡尔”。迫击炮膛压低,同口径迫击炮弹比榴弹装药多、威力大,杀伤面积也更大。因其弹道弯曲,炮弹落地接近垂直,再加上纺锤体外形,破片飞溅的更均匀,杀伤面呈圆形。
而榴弹弹道低,炮弹以一定倾角落地爆炸,杀伤面呈长方形,一部分破片会埋到土里。,口径达600毫米。60毫米轻型迫击炮只是一个小家伙,威力不算太大,比枪榴弹、手榴弹威力大一些。
其实迫击炮一般的炮弹的威力只是比我们手雷的威力稍微大一些,但是呢,如果炮弹里面火药加多,那么他的威力就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