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信息茧房的积极影响
信息茧房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媒体主动迎合用户需求的趋势。
一方面,时间有助于信息茧房的形成,使个体不自觉地陷入浏览推荐信息,对推荐算法感到高度满意并且很难感知到自身信息受限。而另一方面,时间又使得个体熟悉了信息平台中的种种功能操作,会采用相应改善推荐算法的功能来丰富自身的信息来源以对抗信息茧房。
选择性的第一点体现在个体基于自身而选择浏览不同的信息内容。这种选择性造成的差异被推荐过滤算法放大,从而会增强信息茧房的形成。第二点体现在个体对于功能性的选择会对自身态度造成了不同影响。当选择更为“主动”、对推荐算法有修正作用的操作时,会削弱信息茧房的形成。
信息茧房的坏处
“信息茧房”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媒体主动迎合用户需求的趋势,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如加剧网络群体的极端化、同质化、排异化等。这一点在“饭圈”中的表现特别明显。
“饭圈”中的个体陷入“信息茧房”之后,必然会减少对其他内容的关注,听不见不同的声音,看不得不同的意见,对网友理性规劝之声恶语相向,反而对职业粉丝、经纪公司编造的花式谎言深信不疑,在“大粉”和营销号营造的“信息茧房”中屡屡情绪激昂、冲动消费,模糊了基本的是非观。
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茧房”现象反思
如果你在抖音上多看了几眼关于火灾的视频,可能你接下来会刷到一连串的火灾视频,仿佛这个世界到处都在发生火灾。
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过滤气泡」,也有一种相似的说法叫「信息茧房」。它指的是,一些 App 的推荐算法基于用户的行为,一直推荐他可能感兴趣的内容,长此以往,用户可能只关注令自己愉悦的内容,慢慢的会像蚕一样,将自己编织于茧房里,停留在片面的认知范围中。甚至,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也会减弱。
一百度网页链接
一个帮助你突破【信息茧房】的网站,客观的把全网的的热点资讯信息,呈现在你面前,每天5分钟,家事国事天下事,实时掌控,增加谈资。
信息茧房效应实例有哪些
信息茧房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的。“信息茧房”效应是指,人们往往只注意自己关注的或使自己愉悦的信息,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每天看到的信息全是自己感兴趣的,却忽略了更大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