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黑客王献冰在哪儿服刑
他是国家一宝,判归判,国家该用还是要用的,在哪服刑?呵呵,为国效力,保密。
孤独剑客 —— 真名:王献冰 ;毕业院校:郑州大学机电工程系;性别:男 ;
2012年6月,当年37岁的黑客教头、黑基网(原黑客基地)负责人王献冰及讲师周林亮,因犯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罪,分别被北京一中院终审判处有期徒刑5年和4年。
黑网站犯法吗?
网站被黑客攻击,警方将黑客抓了个现行,但网站的损失究竟有多大,黑客该赔多少钱?由于相关法律目前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昨日,成都市高新区法院判决黑客刘志江象征性地赔偿被“黑”的旅游新闻网1元钱。虽然判决结果与旅游新闻网起诉的1万元标的相差很大,但网站CEO林念平表示,法院判决已经认定了黑客的侵权行为,他们对“1元赔偿”的结果满意。
网站3次被“黑” 黑客藏身合作公司
旅游新闻网的CEO林念平讲,2004年10月16日,他正在和客户谈生意,外地的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旅游新闻网被“黑”了。林念平立即打开电脑,发现旅游新闻网主页上全是英文,便让网站技术人员进行修复。
10月18日早上,旅游新闻网的网站再次被“黑”,主页上是“早上好,先生们”。网站的技术人员再次进行修复。当日下午,林念平派员工到成都市公安局直属分局报案,警方立即对该网站进行监测。
10月21日上午,黑客第三次攻入网站。林念平立即打电话向成都警方报告,警方很快找到了黑客所在的位置。警方立即扑向黑客所在地———成都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员工刘志江正在电脑桌边忙碌不停,他正是黑客。
令林念平惊诧不已的是,旅游新闻网此前与该科技有限公司是合作伙伴。2004年6月26日,旅游新闻网与该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同,由该科技公司为旅游新闻网建设网站。因该科技有限公司不能履约,9月27日旅游新闻网去函中止了合同。
被侵权网站起诉 索赔1万元
2004年11月2日,成都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对黑客刘志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刘志江因“10月中旬到下旬,通过成都某科技有限公司的联网电脑,利用旅游新闻网的漏洞,未经许可对网站首页进行修改,对数据库文件进行删除”而被处警告,并罚款1000元。
该网站认为,由于网站三次被“黑”,点击率和访问率大幅下降。网站要求该科技公司对此进行赔偿。但该科技公司称是员工刘志江的个人行为,与公司没有关系,不能赔偿。
2004年12月20日,该网站向高新区法院起诉该科技公司和刘志江,要求共同赔偿商业声誉及经济损失1万元。该科技公司称,没有任何侵犯网站商业声誉的行为,也没有给网站造成损失,请求驳回起诉。黑客刘志江称,攻击网站是事实,但是个人行为,与该科技公司无关,网站要求承担商业声誉和经济损失没有任何依据,也请求驳回起诉。
网站损失难量化 象征性判赔1元
高新区法院审理认为,虽然刘志江是该科技公司员工,但没有证据证明刘志江是经公司授意或与公司共同侵权,所以该科技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刘志江的侵权行为已经由成都市公安局直属分局认定,实际上给网站造成了损害,直接导致了网站停用的结果,符合侵权的构成要件,应当赔偿。但网站的损失怎样去量化,网站也没有举出证据;而且,目前我国法律法规也没有关于黑客攻击网站造成损失的量化办法,暂时属于法律空白。所以,法院判决刘志江象征性地赔偿旅游新闻网1元钱。
昨日上午,刚刚领到判决书的网站CEO林念平接受了记者采访。林念平说,虽然法院最后判决黑客象征性赔偿1元钱,与网站起诉标的1万元差距很大,但网站还是感到满意。“重要的是我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法律的肯定,黑客的错误行为得到了法律的制裁。”
国情网管理员被解聘报复公司
“黑”公司网站损失10万被判两年
网络工程师兰波在被公司解聘后,将本公司网站“黑”掉。昨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认定,其行为已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兰波曾任北京国情网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高级网络工程师。法院认定,2004年12月17日12时许,辞职后的兰波利用其曾担任中国国情网网络管理员,掌握中国国情网下属的中国国情网、中国教育发展网两个网站的服务器IP地址的条件,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擅自修改了两网站的域名解析服务器的IP地址指向,致使两个网站在12月18日至12月22日无法打开,造成中国国情网、中国教育发展网人民币106600元的经济损失。
中国国情网络公司称,2004年9月,公司因故未与兰波续签聘用合同,同年11月19日,兰波辞职时拒绝交出公司的机密资料,于是公司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公司认为,兰波正是为了报复公司,才对公司网站实施了篡改和攻击。
兰波则称,他修改网站IP地址是为了提高保密程度,没有预料到会出现打不开网页的故障,他认为,作为公司技术总监,有权对IP地址做出修改。
中国互联网协会做出了评估报告,证明IP地址修改与两个网站不能正常运行及造成严重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法院认为,兰波作为网络管理人员,明知修改域名解析服务器的IP地址可能造成网页无法打开等严重后果,仍擅自予以修改,足以证明其恶意破坏网络系统的主观故意,其行为已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有哪些航空公司涉嫌信息泄露大案?
退改签诈骗引出信息泄露大案 涉东航等多家航空公司
非法入侵50多家民用航空类公司网站,窃取乘客票务信息,再利用这些信息实施网络诈骗,骗取金额1000多万元。近日,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苍南县公安局网警大队破获一起特大黑客攻击窃取国内航空公司网站信息案件。警方共抓获黑客林某等犯罪嫌疑人20名,缴获航空票务类公民信息30多万条和大量账号、密码信息。
机票“退改签”诈骗
引出信息泄露大案
“尊敬的旅客,您所乘坐的航班因为机械故障或天气原因而取消航班,要求顾客改签机票,请拨打400××××。改签成功
,由航空公司赔偿200到300元的经济损失。”近年来,买机票后收到诈骗信息的情况屡见不鲜,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犯罪分子通过发送“航班取消”的短信实施诈骗。
此类案件中,犯罪分子往往能够非常准确地获得旅客的姓名、证件号、订的航班票号,让旅客进行“退改签”,从而进一步引诱旅客进行转账。
旅客的信息是如何泄露的呢?今年7月,温州市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在侦办一起利用机票退改签实施网络诈骗案件中,发现犯罪嫌疑人林某有非法侵入各大民航网站,窃取公民机票出行信息犯罪嫌疑。
这个情况立即引起温州市、苍南县两级公安机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了由网警、刑侦人员组成的专案组。
经两个多月的侦查,温州、苍南警方摸清犯罪人员结构后,侦查人员于10月30日、31日分别在广东广州、海南三亚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谢某、林某、王某等20人。
涉多家航空公司网站
诈骗金额超过千万元
案件涉及东方航空(6.730, 0.03, 0.45%)、中国国际航空、海南航空、首都航空、深圳航空、昆明航空等50多家民用航空类公司网站。
这些网站被黑客非法侵入,造成大量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警方在抓捕过程中,现场缴获了公民个人信息30多万条以及登录各大涉案网站的大量账号、密码。警方进一步调查查明,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犯罪嫌疑人林某等人利用各航空类公司网站的漏洞,多次非法侵入50多家网站获取最新公民航空机票票务信息,以每条5元的价格出售非法获利达150多万元。
犯罪嫌疑人黎某等17人通过购买这些信息实施机票退改签方法进行网络诈骗,作案100多起,骗取金额达1000多万元。
航空公司网站被攻击
旅客信息泄露有先例
航空公司网站信息泄露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16年3月,广州公安就曾破获一起非法窃取乘客信息的案件,抓获了一名19岁的“黑客”。这名“黑客”通过攻击各大航空公司官网、知名机票代售平台和电商平台,非法盗取市民的个人信息。
民警在调查中发现,一个来自外省的网络访客,未经授权进入了航空公司的票务系统,大量窃取旅客订单信息。办案民警说,嫌疑人张某14岁就有编写黑客软件的行为。退学后,张某做了一名网络黑客,专门攻击各大航空公司官网、知名机票代售平台和电商平台。而且误打误撞,竟然得逞了。
从那之后,张某一到凌晨就去攻击目标网站。在他的电脑里面,民警一共找到了多达167万条旅客信息。在他的手里,一条旅客信息同样卖5元,截至案发时,这名“黑客”已经卖了80多万条。
黑客向数百万手机传病毒被抓了吗?
手机突然卡住死机,页面弹出各类广告,或是莫名地黑屏,下载不知名的APP,关注各种微信公众号,这有可能是手机中病毒,被黑客非法控制了。近日,浙江平湖警方远赴首都北京,捣毁一个特大黑客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0余名,涉及的手机遍布全国各地,达数百万部,向手机终端传播木马病毒3000多万次,给手机用户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今年7月,平湖警方在对网上线索痕迹排摸时发现,辖区内有一批手机疑似被他人远程批量控制,其幕后很可能是一个专业化的高科技公司所为,涉及的手机在全国达数百万台。由于案情重大,经过逐级申报,此案被公安部列为挂牌督办案件。平湖警方于是立即组成联合专案组,开展专案侦查。经过两个多月的缜密侦查,北京一家软件科技公司进入警方的视线,该公司主要成员位于北京,部分员工则分散在上海和深圳的办事处,初步估算,该公司成员达60余人。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9月26日,专案组组织100余名精干警力分兵三路,前往北京、深圳和上海,对涉案的公司进行收网。
9月29日,平湖警方在北京朝阳区一家科技园内成功捣毁一特大黑客团伙,图为黑客团伙的办公地点。
9月27日上午,在北京、深圳和上海三地警方的大力协助下,专案组成功抓获60余名犯罪嫌疑人,并查获服务器60余台,电脑50余台,手机80余部。经过连夜审讯,专案组终于掌握了这家公司的组织结构、运作情况和盈利模式。该团伙成员普遍学历高,技术能力强,其中不乏国内名牌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高材生。据了解,该团伙通过与小型的手机厂商勾结,事先将木马病毒植入手机中,待手机入网使用时,通过控制用户手机,在手机桌面上弹出广告,或是强制手机关注指定的微信公众账号,以增加公众号关注度、阅读量等方式赚取巨额的广告费。
图为黑客团伙的办公地点。
在办案过程中,警方发现,这个团伙控制的手机遍布全国各地,却将其公司所在的北京、上海和深圳列为“禁区”。据团伙主要成员交代,他们也清楚自己的行为不合法,由于害怕当地警方的打击,于是就设定了这条规矩,不在公司所在地“犯案”。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平湖警方,一个县级公安局居然会组织100余名警力千里迢迢地将他们一网打尽。
黑客团伙注册的十多家公司的营业执照
据了解,随着近些年刑事警情的下降、治安环境的好转,平湖警方多措并举,不断强化和丰富侦查手段,形成了传统加技术,网上和网下相结合的综合侦查机制和工作格局。通过多警种、多专业的合成平台,对现场实物和网络虚拟线索的云采集、云计算,进行深度研判和精确打击。可以说,这一刑事侦查“合成大脑”,实现“多维度”追踪侦查,在加大对现实世界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的同时,将对虚拟世界违法犯罪线索的痕迹排摸提高到同样的标准,做到打击违法犯罪不留死角。
9月28日,专案组经过连夜审讯后,将嫌疑人带上大巴车,准备赶回平湖
曾经大名鼎鼎的黑客现在都在做什么?
首先要先定义一下,什么是“大名鼎鼎”。怎么就算大名鼎鼎了?袁哥算么,flashsky算么,swan算么,tk算么;还是说superhei算,刺算,小G算,余弦算?还是那些搞黑产的小伙儿们算?
哪个维度来评价鼎鼎大名呢?如果只是说曝光度的话,那sharpwinner算么?那个从深圳被追到新疆最终被抓的算不算?那个一时气盛写exp的进去了的算不算?那个初衷只是拼技术搞了p2p赚了2w块钱替别人顶岗的算不算?还是惹毛了黑社会到现在都杳无音讯的算不算?号称一个exp 40w后来被干掉的算不算?
你看,我们其实没法定义什么是“鼎鼎大名”。很多人觉得自己鼎鼎大名。还有很多人觉得自己曾经鼎鼎大名。但实际上呢?我只能说说,那些我觉得优秀的黑客们在做什么?你追求大名鼎鼎,都浮躁成那样了,那就请自动摘掉黑客的帽子,譬如BAT里的那个谁。
优秀的黑客们,在做几件事情,创业、上班。你会问那些进了监狱的不优秀么?那些“屏蔽词”不优秀么?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我无意评论,但我不觉得他们选择了正确地道路。选择很多时候比能力更重要。我默认大家是用脑子而不是大脚趾选择的,那我觉得他们选错了路。
创业联合会我说过,这些黑客们有好奇心,突破规则的勇气,创新的精神,在哪个领域都会优秀。
江海客,创办了安天,之前玩病毒的。一个非常踏实做技术的公司。这家公司在国外要比绿盟启明瑞星金山,有名气和认可度高。benjerry,创办了ucloud,ben总是大家都觉得非常优秀的黑客之一。现在估值已经20-30亿美元了,是阿里云这个庞然大物的主要对手。在做孵化器帮助创业者。
微软捕获的第一个中国黑客-刘蝶雨
《成长》:微软捕获中国黑客刘蝶雨大约在5年前,即1998年夏天,李开复第一次来到北京组建研究院的时候,口袋里揣着微软公司雄心勃勃的计划:6年投资8000万美元,寻找到100个最杰出的研究人员。那时候他的身边只有两个人。他们在北京中关村希格玛大厦落了脚。
从那时到今天,积聚在北京微软研究院里的这些年轻人,渐渐让全世界感到惊讶。微软中国研究院已经改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聚集在希格玛大厦第五层里的年轻人已经有400多人。如今世界上第一流的5种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每100篇中有5篇是从这个研究院出去的。而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来自中国的大学校园。
2003年初,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与畅销书作家凌志军一起探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一群“微软小子”的成功之路,即他们如何从普通人成长为天才和大师的。这正是本书的主题。
发现了一个黑客,在中国!
“我们发现了一个黑客,在中国。”
2003年1月的一个早上,张亚勤来到办公室,打开电子邮箱,这一行字立即弹出来。
邮件来自微软公司总部的安全小组。该小组的职责之一是监视因特网浏览器在全球的运行情况,专门寻找“臭虫”,然后弥补,同时还要监视网络上面神出鬼没的“黑客”行踪。
对于微软公司来说,网上“黑客”的性质是不同的。有些“黑客”的确对微软抱着敌意,专门寻找微软软件产品中的“臭虫”,利用软件本身存在的漏洞,去攻击那些软件使用者。这种攻击带有极大的破坏性,还让微软公司难堪。另外一些“黑客”则纯粹属于“技术狂”,他们专找大公司产品的毛病。
“可以肯定他是一个中国的学生,”他们告诉张亚勤,“在湘潭大学读书,名叫刘蝶雨。”
湖南·湘潭大学·刘蝶雨
刘蝶雨坐在他的拥挤不堪的房间里,盯着电脑屏幕,目不转睛,已经好几个小时一动不动。那上面是微软公司最得意的产品之一“因特网浏览器”。他知道他想找的东西就在那里面,他已经清晰地感觉到它的存在,可它为什么还不出来呢?……
他一边想,一边用手指敲击键盘。就在那一瞬间,“因特网浏览器”出了麻烦。
他咧开一嘴大板牙,嘿嘿笑了:“我破坏了它的规则,是不是?”
他身边有不少恨微软的人,看了他做的事情,不免大快人心。开心完了,又在猜测微软那边的动向。“真奇怪,”有个同学对他说,“微软还没有对你采取行动啊?”
正说笑着,电话铃声响了。他拿起来,就听那边有个声音说:“我是微软的。”
刘蝶雨当即目瞪口呆。
“也许你愿意和我们合作”
电话这边真是微软的,叫林斌,是微软亚洲研究院新技术开发部的经理。他接到张亚勤转发的邮件,按图索骥,很容易地找到了刘蝶雨。
“我们找你,没有什么特别的。”林斌感觉到对方的紧张,希望缓解气氛。
对方“啊”了一声,还是不说话。
林斌似乎想起了什么,赶忙自我介绍。说自己在北京,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负责一个工程师小组。
“啊,啊。”
“我只是微软的一个技术人员。”
“啊,啊。”
“我们的院长是张亚勤。他是世界一流的计算机科学家。”
“啊,啊。”
“我曾经参加了视窗2000的制作。”
“那很酷。”对方终于说话了。
“我们对你的工作非常感兴趣。”
“啊。”刘蝶雨又不说话了。
“我们很想请你到北京来看看。也许你愿意和我们合作。”
“啊……”
“你寒假如果没有事的话就来吧。坐飞机坐火车都行。我们负责你的旅行费。”
“我很愿意。”刘蝶雨说,“也许吧。”
“他们是微软的吗?”
蝶雨放下电话,心里还在咚咚跳。他的第一个念头是:“这年头骗子太多啦。他们是微软的吗?”接着又一个念头:“就算他们是真的,到底为什么找我呢?该不是要把我关起来吧?”
蝶雨这样想着,第一次感觉到“黑客帝国”的惊险离奇。
实际上他不喜欢别人叫他“黑客”。“我没见过黑客。”有一次他这样说,“有的人把人家的网站都弄垮,叫黑客;有的人技术很好,也叫黑客。黑客的意思太多了,如果你认为黑客也是好人,那我就是黑客。”
说老实话,他完全是在不经意中走上这条路的,只是带着几分好奇、几分兴趣,还有几分想要证明自己能力的欲望。
事情是从2002年6月30日开始的。那一天,他偶然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个外国人写的,举了不少例子说明怎样发现一个程序中的错误。很多在刘蝶雨看来非常困难的事情,顿时变得简单了,就像文章作者说的,“并不需要你有多么高深的知识和多高明的技巧,你只要从特殊的角度去看它。”
“我也一定能做到。”刘蝶雨这样想。
他的思路屡试不爽,他在微软的“浏览器”上到处找,不停地找到“臭虫”,但是微软也在找他。现在,微软终于找到他了。
北京·微软亚洲研究院
林斌放下电话,就去找研究院人力资源部的经理王谨,请她安排刘蝶雨在寒假期间到微软亚洲研究院来实习。
“这些都可以是假的。我只认电子邮件。”王谨觉得自己似乎不能说服刘蝶雨,只好转回头来找林斌:“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有意思啊?他问你是不是微软的?”
林斌的电话再次来到湘潭:“你相信电子邮件,那很好,我们的电子邮件地址有‘微软’字样,这不会有假吧?”
春节过后,蝶雨终于来到希格玛大厦。
林斌致电微软总部,说他们要找到的“黑客”现在就在他身边。
“太棒了。”对方兴奋地说,“我们在一起开个会吧。”
“你们想要我做什么?”
林斌对他说:“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如果想继续在‘浏览器’上找‘臭虫’。我们总部的产品组可以和你合作。你找到漏洞,他们马上弥补,打包,然后再给你。你能得到最新的程序,还没有公布的。”
两个人正在说着,蝶雨的手机响了。那是他父亲从湘潭打来的。
“没问题,我很安全。”蝶雨对着听筒说,又抬起头看着林斌:“我觉得你们微软和外面说的不大一样。”
总部佩服得一塌糊涂
蝶雨开始工作了。连续7天,他在“因特网浏览器”上找到7个“臭虫”,一天一个,而且都是很难找到的。他自己很兴奋,微软总部的人更兴奋,惊叹“这个人怎么这么厉害”。
“他的工作简直太好了。”林斌说。
第八天,林斌给了蝶雨一本书,是专门讲怎样编写安全代码的。作者是微软公司产品部门的一个经理,在书中列举了程序员常犯的错误,极为精致周到,所以这本书成为微软程序员的必读书。
林斌说:“读读这本书,你能更好地发现程序员的弱点在哪里。”
蝶雨大喜,拿回去看了第一章,脑子里面马上有了新主意。他试图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直接深入到书的作者领导的那个小组中去。
林斌听了他的想法,觉得不会有结果:“书是他自己写的,他不会在他领导的小组里犯错误。”
但是蝶雨更相信自己的直觉。
接下来的事情,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蝶雨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发起了他的“战役”。当他使用一种方式来表达一个字母的时候,“浏览器”没有任何问题。他继续扩张到第二种方式,仍然没有问题。他一口气做下去,不断扩张出新的表达方式,字符串延伸到第81次,系统的毛病显示出来,他笑了,再接再厉,扩张出至少两百种变化,字符串形成前所未有的长度。结果发现,从第81种变化开始,一直到第100种,系统都会出现问题,最后他莫名其妙地进入一个银行的网页。
“真是太绝了。”林斌说,“别人的测试,只变化十几次、二十次,已经不得了。实际上他的变化是从0到200多次。就是在中间一个短暂的阶段,他发现了问题。问题报告总部,那边的人佩服得一塌糊涂。”
“这种测试,我们根本想像不到。”微软总部的安全小组回电说。
作者简介
凌志军:人民日报社主任编辑、著名记者和畅销书作家、法学硕士。主要著作有《变化:1990年-2002年中国实录》、《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追随智慧:中国人在微软》。
“微软小子”的成长模型
1.他们的成长与优越的家庭背景没有任何关系。
2.严格的家庭教育与宽松的家庭教育都能使孩子成才,当然,这些微软小子无一例外希望有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
3.考试的“第一名”与后来的成就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事实上,在学生时期?他们更多地处在第三到第十名的位置上。他们的座右铭是“不必在意名次”。
4.80%的人在中学和大学时期拥有广泛的兴趣,而不只是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他们用在背课本和做习题上的时间,大大低于同学中的平均值。
5.他们并没具有超越常人的智商,事实是,在任何一个学习阶段,情商都显示出比智商更重要。他们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拥有健康的性格、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6.他们全都在关键的时候遇到了优秀的老师,而这些老师之所以让他们难以忘怀,奥秘全在课堂之外。例如:教他们如何做人,教他们如何学习,告诉他们朝哪个方向发展。
7.作者还将“微软小子”称为E学生,即他们具有高情商(EQ),将学习视为乐趣(Enjoy),追求卓越(Excellence)。这显然与传统应试教育只注重开发学生智力,而忽视开发学生情商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