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的知识,会对黑客攻防核心技术有哪些解释,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可以收藏本站。
关于黑客的攻防
黑客惯用手法揭秘
电脑网络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光怪陆离、无所不有。但它在给人们的生活增添无穷乐趣的同时,也充斥着太多的骗局和陷阱,不时地令冲浪者防不胜防,这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告诫人们在网上要时刻保持足够的警惕,那么,如何做呢?
网络上的诈骗大都来自于“黑客”。其实,“黑客”也并不是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而是像你我一样活生生的普通人,许多被发现的“黑客”只不过是十几岁的中小学生。如果你掌握一些必要的网络知识,那么只要你愿意,完全也可以“黑”人家一把。当然,我并不是鼓励你这么去做,而是想说明:“黑客”并不神秘,所以,只要有心,我们完全能对付!
最“笨”的“黑客”采取的手段看起来很拙劣,他们的策略完全是“姜太公式的”,这类“黑客”往往在自己的主页上制造种种借口,或以大奖作诱饵,要求访问者留下自己的Internet用户名、账号、密码、信用卡密码等个人敏感信息,碰到这种情况,你千万千万要记住:不要一时冲动,将自己的资料和盘托出!不管对方吹得如何天花乱坠,只要做到心明眼亮,对方就只能徒呼奈何。
当然,“黑客”不都是如此“弱智”的,他们总是会绞尽脑汁地不断变换“作案”手法,千方百计地要攻破别人的城池。典型的做法是:“黑客”通过电子邮件,或在你下载软件的时候,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一些“神秘”的小程序悄悄地移植到你的机器上,这些小程序会潜伏下来,自动地修改操作系统的核心、开辟数据通道,留下一个危险的后门,当你的机器再一次联上网络时,它们就像“特洛伊木马”一样,将你的账号口令等信息传送给坐享其成的“黑客”。
因为这种“间谍”程序像正常软件一样,也在不断“升级”,所以要防范它们难免有挂一漏万的情况。但原则的做法是不变的,那就是:对电子邮件中的附件或邮件列表保持警觉,不要一收到信箱中就马上打开,只有待杀毒软件对它们验明正身后才可以放行;下载软件时尽量不要光顾那些不知底细的个人网站,而应去专业的下载站点,主要是为了安全,而且速度也有保证。另外,经常性地变换自己的账号口令也是必要的和明智的做法。
以上涉及的都是个人如何防备“黑客”的问题,与个人比较起来,企业网络的安全无疑要重要得多,无论是学校的机房,还是银行、商业机构甚至ISP,它们组建的网络一旦被侵犯,后果往往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扎紧篱笆”、堵住“后门”就格外显得紧迫,而“专业”的“黑客”也往往以这类目标作为攻击对象。下面从黑客常用的攻击手段中撷取几种,让大家见识一下。
1�真假李逵
在登录一些站点特别是那些提供个人服务(比如股票、银行)的站点时,站点往往会首先要访问者填写一些密码之类的个人信息后才能进入。一些“高明”的“黑客”正是利用了这个过程,精心伪造一个登录页面,抢在真正的登录页面之前出现,待你“认真”地写下登录信息并发送后,真正的登录页面才姗姗来迟,而这时你的秘密已被窃取了。今年9月份台湾发生的一宗网络银行诈骗案,狡猾的犯罪分子用的就是这种伎俩。对付此种“黑客”,最佳的解决之道就是防患于未然,经常查看服务器的运作日志,若发现疑点要坚决及早处理,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2�声东击西
一些“黑客”利用某些防火墙的漏洞,巧妙地将自己的IP请求设置成指向防火墙的路径,而不是受防火墙保护的主机,所以他们可以畅通无阻地接近防火墙,这时“黑客”已经达到了目的。因为此时他们完全可以虚晃一枪,利用防火墙作跳板,轻松地长驱直入,直捣主机!如果有这种情况发生,那就得考虑是否要更换防火墙了,或者升级原来的防火墙,为它打上补丁。
3�一针见血
能够“修炼”到这种境界的一般都是“黑客”中的高手。他们凭借自己高超的技术,通过分析DNS(域名管理系统)而直接获取Web服务器等主机的IP地址,从而为打入“敌阵”彻底扫除障碍。对付这种“黑客”,几乎没有更好的办法,也许尽量不要接受免费域名服务是一个有点儿价值的措施,因为正规的注册域名服务一般都会有有效的安全手段,可以保证少受攻击或不受攻击。
4�旁敲侧击
电子邮件其实是一种很脆弱的通讯手段,一方面,它的安全性很差,传送的资料很有可能丢失或被中途拦截;另一方面,“特洛伊木马”等“黑客程序”大都通过电子邮件这个途径进驻用户的机器。而电子邮件恰恰是网络上用得最多的东西,许多公众网站和大公司局域网,出于吸引访问者或工作的需要,提供免费邮件或内部邮件的服务,而邮件服务器就成了“黑客”们攻击的对象。大名鼎鼎的微软甚至也深受“黑客”之害,而被迫将邮件服务器关闭了一天。当然,防范这些“黑客”,可采用以下措施:如邮件服务器专设专用,不与内部局域网发生关系;开启防火墙的邮件中转功能,让中转站过滤所有出入邮件等等。
以上所述的只不过是有关网络安全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现象没有谈及。其实,谈得再多也不能使我们完全看清网络上的所有“猫腻”,因为网络的开放性决定了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高明的“黑客”会不断诞生,同时,他们使用的手段也会越来越先进,要斩断他们的黑手是不可能的。我们唯有不断加强防火墙等的研究力度,加上平时必要的警惕,相信“黑客”们的舞台将会越来越小。
攻击的各种级别
本章阐述各种级别的攻击。“攻击”是指任何的非授权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在于干扰、破坏、摧毁你服务器的安全。攻击的范围从简单地使某服务无效到完全破坏你的服务器。在你网络上成功实施的攻击的级别依赖于你采用的安全措施。
⒈攻击会发生在何时?
大部分的攻击(或至少是商业攻击时间一般是服务器所在地的深夜。换句话说,如果你在洛杉矶而入侵者在伦敦,那么攻击可能会发生在洛杉矶的深夜到早晨之间的几个小时中。你也许认为入侵者会在白天(目标所在地的时间)发起攻击,因为大量的数据传输能掩饰他们的行为。有以下几个原因说明为什么入侵者避免大白天进行攻击:
■客观原因。在白天,大多数入侵者要工作,上学或在其他环境中花费时间,以至没空进行攻击。换句话就,这些人不能在整天坐在计算机前面。这和以前有所不同,以前的入侵者是一些坐中家中无所事事的人。
■速度原因。网络正变得越来越拥挤,因此最佳的工作时间是在网络能提供高传输速度的时间速率的时间。最佳的时间段会根据目标机所在地的不同而不同。
■保密原因。假设在某时某入侵者发现了一个漏洞,就假定这个时间是早上11点,并且此时有三个系统管理员正登录在网上。此时,此入侵者能有何举动?恐怕很少,因为系统管理员一旦发现有异常行为。他们便会跟踪而来。
入侵者总是喜欢攻击那些没有使用的机器。有一次我利用在日本的一台工作台从事攻击行为,因为看上去没有人在此机器上登录过。随后,我便用那台机器远程登录回美国。在罗马我发现了一个新的ISP也出现类似的情况。对于这类计算机,你可以暂控制它,可按你的特殊要求对它进行设置,而且你有充足的时间来改变日志。值得注意的是,绝大部分的这种攻击行为都发生在晚上(被攻击对象的当地时间)。
提示:如果你一直在进行着大量的日志工作,并且只有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来对这些日志进行分析,我建议你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记录昨夜的连接请求的日志。这部分日志毫无疑问会提供令人感兴趣的、异常的信息。
⒉入侵者使用何种操作系统?
入侵者使用的操作系统各不相同。UNIX是使用得最多的平台,其中包括FreeBSD和Linux。
⑴Sun
入侵者将SolarisX86 或SCO作为使用平台的现象相当常见。因为即使这些产品是需要许可证,它们也易获得。一般而言,使用这些平台的入侵者都是学生,因为他们可利用软件产品卖给教育部门和学生时可打很大的折扣这一优势。再者,由于这些操作系统运行在PC机上,所以这些操作系统是更经济的选择。
⑵UNIX
UNIX平台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是它只耗费系统一小部分资源。
⑶Microsoft
Microsoft平台支持许多合法的安全工具,而这些工具可被用于攻击远程主机。因此,越来越多的入侵者正在使用Windows NT。Windows Nt的性能远远超过Windows 95并有许多用于网络的先进工具;而且NT正变得越来越流行,因为入侵者知道他们必须精通此平台。由于NT成为更流行的Internet服务器的操作平台,入侵者有必要知道如何入侵这些机器。而且安全人员将会开发工具来测试NT的内部安全性。这样,你将看到利用NT作为入侵平台的人会极剧增加。
⒊攻击的源头
数年前,许多攻击来源于大学,因为从那里能对Internet进行访问。大多数入侵者是年青人,没有其他的地方比在大学更容易上Internet了。自然地,这不仅影响了攻击的起源地而且影响着攻击发生的时间。同时,使用TCP/IP不像今天这样简单。
如今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入侵者可在他们的家里、办公室或车中入侵你的网络。然而,这里也有一些规律。
⒋典型入侵者的特点
典型的入侵者至少具备下述几个特点:
■能用C、C++或Perl进行编码。因为许多基本的安全工具是用这些语言的某一种编写的。至少入侵者能正确地解释、编译和执行这些程序。更厉害的入侵者能把不专门为某特定某平台开发的工具移植到他用的平台上。同时他们还可能开发出可扩展的工具来,如SATAN 和SAFESuite(这些工具允许用户开发的工具附加它们上)。
■对TCP/IP有透彻的了解,这是任何一个有能力的入侵者所必备的素质。至少一个入侵者必须知道Internet如何运转的。
■每月至少花50小时上Internet。经验不可替代的,入侵者必须要有丰富的经验。一些入侵者是Internet的痴迷者,常忍受着失眠的痛苦。
■有一份和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并不是每个入侵者都是把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入侵行为中。其中一些从事着系统管理或系统开发的工作。
■收集老的、过时的但经典的计算机硬件或软件。
⒌典型目标的特征
很难说什么才是典型目标,因为不同入侵者会因不同的原因而攻击不同类型的网络。然而一种常见的攻击是小型的私有网。因为:
■网络的拥有者们对Internet的使用还处于入门阶段
■其系统管理员更熟悉局域网,而不是TCP/IP
■其设备和软件都很陈旧(可能是过时的)
另一话题是熟悉性。绝大多数入侵者从使用的角度而言能熟知两个或多个操作系统,但从入侵的角度来看,他们通常仅了解某一个操作系统。很少的入侵者知道如何入侵多种平台。
大学是主要的攻击对象,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拥有极强的运算处理能力。
另个原因是网络用户过多。甚至在一个相对小的网段上就有几百个用户。管理这种大型网络是一件困难的任务,极有可能从如此的帐号中获得一个入侵帐号。其他常被攻击的对象是政府网站。
⒍入侵者入侵的原因
■怨恨
■挑战
■愚蠢
■好奇
■政治目的
所有的这些原因都是不道德的行为,此行为过头后便触犯了法律。触犯法律可带来一些令人激动的感受,这种感受又能消极地影响你的原因。
⒎攻击
攻击的法律定义是指:攻击仅仅发生在入侵行为完全完成且入侵者已在目标网络内。但我的观点是可能使一个网络受到破坏的所有行为都应称为“攻击”。即从一个入侵者开始在目标机上工作的那个时间起,攻击就开始。
可通过下面的文章了解入侵的事例:
http//
⒏入侵层次索引
■邮件炸弹攻击
■简单拒绝服务
■本地用户获得非授权读访问
■本地用户获得他们本不应拥有的文件的写权限
■远程用户获得了非授权的帐号
■远程用户获得了特权文件的读权限
■远程用户获得了特权文件的写权限
■远程用户拥有了根权限(他们已经攻克了你的系统)
本文通过七步设置介绍了针对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操作系统如何防范非法用户入侵的“七招”。
第一招:屏幕保护
在Windows中启用了屏幕保护之后,只要我们离开计算机(或者不操作计算机)的时间达到预设的时间,系统就会自动启动屏幕保护程序,而当用户移动鼠标或敲击键盘想返回正常工作状态时,系统就会打开一个密码确认框,只有输入正确的密码之后才能返回系统,不知道密码的用户将无法进入工作状态,从而保护了数据的安全。
提示:部分设计不完善的屏幕保护程序没有屏蔽系统的“Ctrl+Alt+Del”的组合键,因此需要设置完成之后测试一下程序是否存在这个重大Bug。
不过,屏幕保护最快只能在用户离开1分钟之后自动启动,难道我们必须坐在计算机旁等待N分钟看到屏幕保护激活之后才能再离开吗?其实我们只要打开Windows安装目录里面的system子目录,然后找到相应的屏幕保护程序(扩展名是SCR),按住鼠标右键将它们拖曳到桌面上,选择弹出菜单中的“在当前位置创建快捷方式”命令,在桌面上为这些屏幕保护程序建立一个快捷方式。
此后,我们在离开计算机时双击这个快捷方式即可快速启动屏幕保护。
第二招:巧妙隐藏硬盘
在“按Web页”查看方式下,进入Windows目录时都会弹出一句警告信息,告诉你这是系统文件夹如果“修改该文件夹的内容可能导致程序运行不正常,要查看该文件夹的内容,请单击显示文件”,这时单击“显示文件”就可以进入该目录了。
原因是在Windows根目录下有desktop.ini和folder.htt两个文件作祟。将这两个文件拷贝到某个驱动器的根目录下(由于这两个文件是隐藏文件,之前必须在文件夹选项中单击“查看”标签,选择“显示所有文件”,这样就可以看见这两个文件了)。再按“F5”键刷新一下,看看发生了什么,是不是和进入Windows目录时一样。
接下来我们用“记事本”打开folder.htt,这是用HTML语言编写的一个文件,发挥你的想像力尽情地修改吧。
如果你不懂HTML语言也没关系,先找到“显示文件”将其删除,找到“修改该文件夹的内可能导致程序运行不正常,要查看该文件夹的内容,请单击显示文件”,将其改为自己喜欢的文字,例如“安全重地,闲杂人等请速离开”。
将“要查看该文件夹的内容,请单击”改为“否则,后果自负!”,接着向下拖动滑块到倒数第9行,找到“(\wvlogo.gif)”这是显示警告信息时窗口右下角齿轮图片的路径,将其改为自己图片的路径,例如用“d:\tupian\tupian1.jpg”替换“//”后面的内容,记住这里必须将图片的后缀名打出,否则将显示不出图片。当然,你还可以用像Dreamweaver、FrontPage这样的网页工具做出更好的效果,然后只要将原文件拷贝到下面这段文字的后面,覆盖掉原文件中“~”之间的内容就可以了。
*This file was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by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5.0
*using the file %THISDIRPATH%\folder.htt.
保存并退出,按“F5”键刷新一下,是不是很有个性?接下来要作的就是用“超级兔子”将你所要的驱动器隐藏起来,不用重新启动就可以欣赏自己的作品了。最后告诉大家一招更绝的,就是干脆将folder.htt原文件中“~”之间的内容全部删除,这样就会给打开你的驱动器的人造成一种这是一个空驱动器的假象,使其中的文件更安全。
第三招:禁用“开始”菜单命令
在Windows 2000/XP中都集成了组策略的功能,通过组策略可以设置各种软件、计算机和用户策略在某种方面增强系统的安全性。运行“开始→运行”命令,在“运行”对话框的“打开”栏中输入“gpedit.msc”,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启动Windows XP组策略编辑器。
在“本地计算机策略”中,逐级展开“用户配置→管理模板→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分支,在右侧窗口中提供了“任务栏”和“开始菜单”的有关策略。
在禁用“开始”菜单命令的时候,在右侧窗口中,提供了删除“开始”菜单中的公用程序组、“我的文档”图标、“文档”菜单、“网上邻居”图标等策略。清理“开始”菜单的时候只要将不需要的菜单项所对应的策略启用即可,比如以删除“我的文档”图标为例,具体操作步骤为:
1)在策略列表窗口中用鼠标双击“从开始菜单中删除我的文档图标”选项。
2)在弹出窗口的“设置”标签中,选择“已启用”单选按钮,然后单击“确定”即可。
第四招:桌面相关选项的禁用
Windows XP的桌面就像你的办公桌一样,有时需要进行整理和清洁。有了组策略编辑器之后,这项工作将变得易如反掌,只要在“本地计算机策略”中展开“用户配置→管理模板→桌面”分支,即可在右侧窗口中显示相应的策略选项。
1)隐藏桌面的系统图标
倘若隐藏桌面上的系统图标,传统的方法是通过采用修改注册表的方式来实现,这势必造成一定的风险性,采用组策略编辑器,即可方便快捷地达到此目的。若要隐藏桌面上的“网上邻居”和“Internet EXPlorer”图标,只要在右侧窗口中将“隐藏桌面上网上邻居图标”和“隐藏桌面上的Internet EXPlorer图标”两个策略选项启用即可。如果隐藏桌面上的所有图标,只要将“隐藏和禁用桌面上的所有项目”启用即可。
当启用了“删除桌面上的我的文档图标”和“删除桌面上的我的电脑图标”两个选项以后,“我的电脑”和“我的文档”图标将从你的电脑桌面上消失了。如果在桌面上你不再喜欢“回收站”这个图标,那么也可以把它给删除,具体方法是将“从桌面删除回收站”策略项启用。
2)禁止对桌面的某些更改
如果你不希望别人随意改变计算机桌面的设置,请在右侧窗口中将“退出时不保存设置”这个策略选项启用。当你启用这个了设置以后,其他用户可以对桌面做某些更改,但有些更改,诸如图标和打开窗口的位置、任务栏的位置及大小在用户注销后都无法保存。
第五招:禁止访问“控制面板”
如果你不希望其他用户访问计算机的控制面板,你只要运行组策略编辑器,并在左侧窗口中展开“本地计算机策略→用户配置→管理模板→控制面板”分支,然后将右侧窗口的“禁止访问控制面板”策略启用即可。
此项设置可以防止控制面板程序文件的启动,其结果是他人将无法启动控制面板或运行任何控制面板项目。另外,这个设置将从“开始”菜单中删除控制面板,同时这个设置还从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删除控制面板文件夹。
提示:如果你想从上下文菜单的属性项目中选择一个“控制面板”项目,会出现一个消息,说明该设置防止这个操作。
第六招:设置用户权限
当多人共用一台计算机时,在Windows XP中设置用户权限,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运行组策略编辑器程序。
2)在编辑器窗口的左侧窗口中逐级展开“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用户权限指派”分支。3)双击需要改变的用户权限,单击“添加用户或组”按钮,然后双击想指派给权限的用户账号,最后单击“确定”按钮退出。
第七招:文件夹设置审核
Windows XP可以使用审核跟踪用于访问文件或其他对象的用户账户、登录尝试、系统关闭或重新启动以及类似的事件,而审核文件和NTFS分区下的文件夹可以保证文件和文件夹的安全。为文件和文件夹设置审核的步骤如下:
1)在组策略窗口中,逐级展开右侧窗口中的“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分支,然后在该分支下选择“审核策略”选项。
2)在右侧窗口中用鼠标双击“审核对象访问”选项,在弹出的“本地安全策略设置”窗口中将“本地策略设置”框内的“成功”和“失败”复选框都打上勾选标记,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3)用鼠标右键单击想要审核的文件或文件夹,选择弹出菜单的“属性”命令,接着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安全”标签。
4)单击“高级”按钮,然后选择“审核”标签。
5)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你的操作:
倘若对一个新组或用户设置审核,可以单击“添加”按钮,并且在“名称”框中键入新用户名,然后单击“确定”按钮打开“审核项目”对话框。
要查看或更改原有的组或用户审核,可以选择用户名,然后单击“查看/编辑”按钮。
要删除原有的组或用户审核,可以选择用户名,然后单击“删除”按钮即可。
6)如有必要的话,在“审核项目”对话框中的“应用到”列表中选取你希望审核的地方。
7)如果想禁止目录树中的文件和子文件夹继承这些审核项目,选择“仅对此容器内的对象和/或容器应用这些审核项”复选框。
注意:必须是管理员组成员或在组策略中被授权有“管理审核和安全日志”权限的用户可以审核文件或文件夹。在Windows XP审核文件、文件夹之前,你必须启用组策略中“审核策略”的“审核对象访问”。否则,当你设置完文件、文件夹审核时会返回一个错误消息,并且文件、文件夹都没有被审核。
所谓的黑客攻防是通过什么实现的呢?
黑客攻防:攻击基本原理与防范技术据统计,在所有黑客攻击事件中,SYN攻击是最常见又最容易被利用的一种攻击手法。相信很多人还记得2000年YAHOO网站遭受的攻击事例,当时黑客利用的就是简单而有效的SYN攻击,有些网络蠕虫病毒配合SYN攻击造成更大的破坏。本文介绍SYN攻击的基本原理、工具及检测方法,并全面探讨SYN攻击防范技术。
中文名
黑客攻防
外文名
Hacker attack and defense
介绍
SYN攻击基本原理工具及检测方法
tcp握手协议
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
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完成三次握手,客户端与服务器开始传送数据,在上述过程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
未连接队列:在三次握手协议中,服务器维护一个未连接队列,该队列为每个客户端的SYN包(syn=j)开设一个条目,该条目表明服务器已收到SYN包,并向客户发出确认,正在等待客户的确认包。这些条目所标识的连接在服务器处于Syn_RECV状态,当服务器收到客户的确认包时,删除该条目,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
Backlog参数:表示未连接队列的最大容纳数目。
SYN-ACK 重传次数 服务器发送完SYN-ACK包,如果未收到客户确认包,服务器进行首次重传,等待一段时间仍未收到客户确认包,进行第二次重传,如果重传次数超过系统规定的最大重传次数,系统将该连接信息从半连接队列中删除。注意,每次重传等待的时间不一定相同。
半连接存活时间:是指半连接队列的条目存活的最长时间,也即服务从收到SYN包到确认这个报文无效的最长时间,该时间值是所有重传请求包的最长等待时间总和。有时我们也称半连接存活时间为Timeout时间、SYN_RECV存活时间。
SYN攻击原理
SYN攻击属于DOS攻击的一种,它利用TCP协议缺陷,通过发送大量的半连接请求,耗费CPU和内存资源。SYN攻击除了能影响主机外,还可以危害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系统,事实上SYN攻击并不管目标是什么系统,只要这些系统打开TCP服务就可以实施。从上图可看到,服务器接收到连接请求(syn=j),将此信息加入未连接队列,并发送请求包给客户(syn=k,ack=j+1),此时进入SYN_RECV状态。当服务器未收到客户端的确认包时,重发请求包,一直到超时,才将此条目从未连接队列删除。配合IP欺骗,SYN攻击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通常,客户端在短时间内伪造大量不存在的IP地址,向服务器不断地发送syn包,服务器回复确认包,并等待客户的确认,由于源地址是不存在的,服务器需要不断的重发直至超时,这些伪造的SYN包将长时间占用未连接队列
网络攻击技术论文
目前,网络攻击方法层出不穷,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攻击日益呈现自动化、低门槛的趋势,黑客、间谍常采用的网络攻击技术。下面是由我整理的网络攻击技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网络攻击技术论文篇一
浅谈网络中黑客攻击技术
【摘 要】虽然计算机网络安全已被各国计算机专家所重视,但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联结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互连性等特征,致使计算机网络易受黑客、病毒、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轨行为的攻击。
【关键词】网络;黑客攻击;防御技术
一、黑客攻击最常见的八大技术
(一)利用硬件的黑客技术
在BIOS芯片中植入病毒木马,让目前的防火墙、防毒软件都失效; 针对主机板上的电磁辐射进行信息获取的技术……仅仅使用软件非法侵入的方式可能已经落伍,新时期的黑客技术应包括破解硬件本身。2012年微软公司曾经对硬件黑客侵犯其Xbox设备的行为采取法律与技术措施。索尼公司的PS2游戏机也成为一些专门修改芯片的黑客目标,其核心技术Sony的记忆棒被破解。美国苹果公司新推出的iPhone 3Gs的加密系统也被硬件黑客破解,造成磁盘文件数据可以被实时偷走。
(二)利用逆向工程对软件执行码直接进行分析,可被看做是“开发周期的逆行”
实际应用中逆向工程主要分成两种情况:第一种,软件的源代码可用,但描述文档不再适用或者丢失;第二种,软件没有可用的源代码,任何能找到它的源代码的努力都被称为逆向工程。软件的逆向工程实现方法有:通过观察信息交换进行分析、使用反汇编器进行反汇编和使用反编译器进行反编译等。黑客则利用反逆向工程的方法保护自己的恶意代码。
(三)利用社会工程学
因其乃是定位在计算机信息安全工作链的一个最脆弱的环节,即“人”这个环节上。“人”这个环节在整个信息安全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信息安全的脆弱性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会因为系统平台、软件、网络或者是设备的新旧等因素不相同而有所差异。无论是在物理上,还是在虚拟的信息系统上,任何一个可以访问系统某个部分的人都有可能构成潜在的安全风险与威胁。任何细微的信息都可能会被黑客用做“补给资料”来运用,使其得到其他的信息。
(四)利用0day
0day通常是指没有公布补丁的漏洞,或者是还没有被漏洞发现者公布出来的漏洞利用工具。一般,带有0day名字的黑客软件指的是软件公布时对应的漏洞还没有打补丁。0day漏洞的利用程序对于网络安全具有巨大威胁,因此0day不但是黑客的最爱,掌握多少0day也成为评价黑客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参数。
(五)利用Rootkit软件
Rootkit已被大多数的防毒软件归类为具危害性的恶意软件,Rootkit是攻击者用来隐藏自己的踪迹和保留root访问权限的工具。通常,攻击者通过远程攻击获得root访问权限,或者首先采用密码猜测或者密码强制破译的方式获得系统的访问权限,进入系统后,再通过某些安全漏洞获得系统的root权限。攻击者会在侵入的主机中安装rootkit,并经常通过rootkit的后门来检查系统是否有其他的用户登录,如果只有攻击者登录,攻击者就开始着手清理日志中的有关信息。攻击者通过rootkit的嗅探器获得其他系统的用户和密码之后,就会利用这些信息侵入其他的系统。
(六)利用痕迹销毁与反取证技术
计算机取证将犯罪者留在计算机中的“痕迹”作为证据提供给法庭。可以用做计算机取证的信息源很多,如系统日志、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记录、反病毒软件日志、系统审计记录、网络监控流量、电子邮件、操作系统文件、数据库文件和操作记录、硬盘交换分区、软件设置参数和文件、完成特定功能的脚本文件、Web浏览器数据缓冲、书签、历史记录或会话日志、实时聊天记录等。随着计算机取证技术的发展和取证工具的广泛使用,黑客在入侵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痕迹销毁技术和反取证技术,以对抗调查人员的取证分析。因此,取证与反取证往往形成矛与盾的关系,成为黑客攻击技术与反黑客技术较量的技术制高点之一。
(七)是利用虚拟机实施攻击发起
近年更多的攻击者倾向于在虚拟机环境中进行攻击,这是由于虚拟机可模拟多种系统平台,造成了攻击主机系统与位置的隐蔽性。黑客可通过快速卸载或简单删除等方式来逃避一般的搜查追踪。当前各黑客网站都有虚拟机安装和使用的详细教学资料,并且认为虚拟机相关知识是黑客重要的基本知识之一。因此,今后一旦发生类似于“熊猫烧香”事件时,黑客完全可能改用虚拟机作案,然后立即关闭虚拟机系统并删除该虚拟机文件夹。调查人员必须首先发现该机器上的虚拟机痕迹,再从中寻找黑客制造病毒并进行传播的证据,这项工作往往变得异常复杂,需要特殊的技术和工具。
(八)利用无线入侵技术
无线通信既包括手机、卫星电视和无线局域网,还包括无线传感网络、红外、蓝牙、RFID等,它们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线通信在给人们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一方面,针对无线通信的窃听和恶意代码能获取用户的通信内容、侵犯用户的隐私权;另一方面,入侵者可以通过这些无线通信技术,进一步接入网络的核心部分。无线通信极大扩展了网络的边界,使得网络接入的控制变得复杂起来,黑客通过无线入侵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安全防御技术
为了实现服务器与客户机的通信,服务器和客户机都建立套接字,这样做目的是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在这种安全连接上,数据在发送前经过加密码,然后在接收时先解密再进行处理。浏览器和服务器在发送任何数据之前都对所有流量加密,如此可做到有效防御。
参考文献
[1] 曹爱娟,刘宝旭,许榕生.抵御网络攻击的陷阶系统[J].计算机工程,2013,4.
[2] 神龙工作室.新手学黑客攻防[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李松(1989- ),男,汉族,贵州盘县人,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网络攻击技术论文
关于网络攻防技术的具体介绍
最近有网友想了解下网络攻防技术的知识,所以我就整理了相关资料分享给大家,具体内容如下.希望大家参考参考!!!
网络攻防技术
《网络攻防技术》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8-1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灏。
本书由浅入深地介绍了网络攻击与防御技术。从网络安全所面临的不同威胁入手,详细介绍了信息收集、口令攻击、缓冲区溢出、恶意代码、Web应用程序攻击、嗅探、假消息、拒绝服务攻击等多种攻击技术,并给出一定的实例分析。从网络安全、访问控制机制、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蜜罐技术等方面系统介绍网络安全防御技术,进而分析了内网安全管理的技术和手段。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的教材或者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网络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网络使用者的一本实用的网络安全工具书。
要学好网络攻防技术应该要具备什么条件呢?
1.首先,要提高英文水平,一些代码都有英文含义,不懂英文,不懂啥意思。起码相关计算机英文要明白。
2.要学编程才好,那样才能成为高手中的高手,因为所有的软件都是编出来的。
如何学习网络攻防技术呢?(黑客)
你可以上新华书店或北方图书城这样的一些大书店去看看计算机专栏,里面有一些教攻防黑客技巧的书籍,你可以买一本通俗易懂的回家练习。例如《黑客攻防练习》
这些书都是教你下一些帮助黑客攻防的软件,所以在这时候一定不要开启杀毒软件,否则会对你进行攻击或防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下完软件后要按照书里的内容一步步执行,我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就因为不认真而把自己电脑搞坏了(好不容易才修好的),所以一定要按要求做,我做这个前车之鉴就够了……
说白了,黑客就是靠软件(或自编的程序)来做一些事情,所以你一定要把自己认为有作用的软件练熟,练得得心应手。
有个叫“黑客动畵吧”的(百度可搜到)还携手网易推出了大型的免费培训课程,你可以去论坛首页就可以看到地址了,只有信誉非常好的站才有资格与IT业龙头公司合作的。他们论坛里面有免费的培训班也有收费VIP的培训课程。这个就很好了,既安全又无病毒,不要再乱找别的黑客网站了
作为一名黑客,一定要懂得行内的潜规则,那就是:一定要做到不留痕迹的入侵别人电脑;不能删去或复制别人电脑里的隐私文件;不能随意在别人电脑里放病毒。
如何学习网络攻防技术呢?(防御)
教材:NISC国家信息化网络安全工程师标准教材两本,包括《网络安全实用技术指南》 和《黑客攻防技术速查》。
《网络安全实用技术指南》内容介绍:首先介绍了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系统的给学员讲解整个的网络安全体系,以物理安全与人员安全为基础,如何编写网络安全策略,保护WEB、DNS服务器.详细的介绍了网络攻击的步骤,常见的黑客攻击手段(网络监听、缓冲区溢出、端口扫描等)
《黑客攻防技术速查》内容介绍:紧紧围绕黑客的攻与防展开。在介绍黑客攻击手段的同时,介绍了相应的防范 方法 。从而使学员对于攻防技术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能够更好地防范黑客的攻击。主要包括:黑客攻防基础、WindeosNT/2000攻防技术、QQ攻防技术、网页攻防技术、电子邮件攻防技术、木马攻防技术、密码解除攻防、病毒防治、防火墙技术等内容。
现在世界上最厉害的黑客能攻破360吗,据说360很厉害。
可以破解一时,但是很难存在框架性漏洞与安全问题。毕竟中国前10的黑客,360有2位,前20的有2位。其实也不能叫破解,360如果仅仅是杀毒或安防这一类防御体系还是很完善的,以前很多类似的加壳系统,绕过病毒库与木马库的自检。后来就在核心代码上做了隔离,只要是疑似木马类或病毒类的代码逻辑与写法,都会报检。这就是360最恶心的地方了。
《黑客攻防技术宝典iOS实战篇》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黑客攻防技术宝典》([美]Charlie Miller)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提取码:vwga
书名:黑客攻防技术宝典
作者:[美]Charlie Miller
译者:傅尔也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9
页数:320
内容简介:安全始终是计算机和互联网领域最重要的话题。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平台和设备的安全问题更加突出。iOS系统凭借其在移动市场的占有率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iOS系统向来以安全著称,但由其自身漏洞而引发的威胁同样一直存在。
《黑客攻防技术宝典:iOS实战篇》由美国国家安全局全球网络漏洞攻击分析师、连续4年Pwn2Own黑客竞赛大奖得主Charlie Miller领衔,6位业内顶级专家合力打造,全面深入介绍了iOS的工作原理、安全架构、安全风险,揭秘了iOS越狱工作原理,探讨了加密、代码签名、内存保护、沙盒机制、iPhone模糊测试、漏洞攻击程序、ROP有效载荷、基带攻击等内容,为深入理解和保护iOS设备提供了足够的知识与工具,是学习iOS设备工作原理、理解越狱和破解、开展iOS漏洞研究的重量级专著。
本书作为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iOS漏洞及攻防的专著,作者阵容空前豪华,内容权威性毋庸置疑。Charlie Miller曾在美国国家安全局担任全球网络漏洞攻击分析师5年,并连续4届摘得Pwn2Own黑客竞赛桂冠。Dionysus Blazakis擅长漏洞攻击缓解技术,2010年赢得了Pwnie Award最具创新研究奖。Dino Dai Zovi是Trail of Bits联合创始人和首席技术官,有十余年信息安全领域从业经验,出版过两部信息安全专著。Vincenzo Iozzo现任BlackHat和Shakacon安全会议评审委员会委员,因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届获得Pwn2Own比赛大奖在信息安全领域名声大振。Stefan Esser是业界知名的PHP安全问题专家,是从原厂XBOX的硬盘上直接引导Linux成功的第一人。Ralf-Philipp Weinmann作为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密码学博士、卢森堡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对密码学、移动设备安全等都有深入研究。
本书适合想了解iOS设备工作原理的人,适合对越狱和破解感兴趣的人,适合关注iOS应用及数据安全的开发人员,适合公司技术管理人员(他们需要了解如何保障iOS设备安全),还适合从事iOS漏洞研究的安全研究人员。
作者简介:Charlie Miller
Accuvant Labs首席研究顾问,曾在美国国家安全局担任全球网络漏洞攻击分析师5年,连续4年赢得CanSecWest Pwn2Own黑客大赛。他发现了iPhone与G1安卓手机第一个公开的远程漏洞,通过短信对iPhone进行漏洞攻击并发现了可以让恶意软件进入iOS的代码签名机制缺陷。作为圣母大学博士的他还与人合著了The Mac Hacker's Handbook和Fuzzing for Software Security Testing and Quality Assurance两本信息安全类图书。
Dionysus Blazakis
程序员和安全研究人员,擅长漏洞攻击缓解技术,经常在安全会议上发表有关漏洞攻击缓解技术、绕过缓解技术和寻找漏洞的新方法等主题演讲,因利用即时编译器绕过数据执行保护的技术赢得了2010年Pwnie Award最具创新研究奖。另外,他与Charlie Miller为参加2011年Pwn2Own大赛开发的iOS漏洞攻击程序赢得了iPhone漏洞攻击比赛的大奖。
Dino Dai Zovi
Trail of Bits联合创始人和首席技术官,有十余年信息安全领域从业经验,
做过红队(red teaming,又称“伦理黑客”)、渗透测试、软件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和网络安全研究与开发等多种工作。Dino是信息安全会议的常客,在DEFCON、BlackHat和CanSecWest等世界知名的信息安全会议上发表过对内存损坏利用技术、802.11无线客户端攻击和英特尔VT-x虚拟化rootkit程序等课题的独立研究成果。他还是The Mac Hacker's Handbook和The Art of Software Security Testing的合著者。
Vincenzo Iozzo
Tiqad srl安全研究人员,BlackHat和Shakacon安全会议评审委员会成员,常在BlackHat和CanSecWest等信息安全会议上发表演讲。他与人合作为BlackBerryOS和iPhoneOS编写了漏洞攻击程序,因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届获得Pwn2Own比赛大奖在信息安全领域名声大振。
Stefan Esser
因在PHP安全方面的造诣为人熟知,2002年成为PHP核心开发者以来主要关注PHP和PHP应用程序漏洞的研究,早期发表过很多关于CVS、Samba、OpenBSD或Internet Explorer等软件中漏洞的报告。2003年他利用了XBOX字体加载器中存在的缓冲区溢出漏洞,成为从原厂XBOX的硬盘上直接引导Linux成功的第一人;2004年成立Hardened-PHP项目,旨在开发更安全的PHP,也就是Hardened-PHP(2006年融入Suhosin PHP安全系统);2007年与人合办德国Web应用开发公司SektionEins GmbH并负责研发工作;2010年起积极研究iOS安全问题,并在2011年提供了一个用于越狱的漏洞攻击程序(曾在苹果多次更新后幸存下来)。
Ralf-Philipp Weinmann
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密码学博士、卢森堡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他在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方向众多,涉及密码学、移动设备安全等很多主题。让他声名远播的事迹包括参与让WEP破解剧烈提速的项目、分析苹果的FileVault加密、擅长逆向工程技术、攻破DECT中的专属加密算法,以及成功通过智能手机的Web浏览器(Pwn2Own)和GSM协议栈进行渗透攻击。
关于{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和黑客攻防核心技术有哪些的帮助到此结束了。